深入鼻腔世界!分析三種易混淆的疾病

深入鼻腔世界!分析三種易混淆的疾病

戴志展》非過敏性鼻炎、過敏性鼻炎、鼻竇炎都不同!

白袍逸事︱經得起良心考驗與責任的工作

 

眼前這位聲音宏亮有力、散發熱血的戴志展主任,前一刻馬不停蹄的看診,下午兩點趁採訪空檔,才咬著蘋果當午餐,邊閒談在美國的醫院跟外國醫師交流開刀的趣事,看診、開刀、任教、同時也是台灣鼻科醫學會秘書長的他,或者網路上常被網友讚譽的他,一度讓旁人誤會他的生涯發展一路皆順遂。

 

「那時找不到學醫的快樂…」,只想重新尋找人生想做的事情,直到當上主治醫師後,在病人的感謝下才意識到這份專業,真的可以幫助到人,也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就是:當醫生!

1
1

圖說:戴志展醫師在美國的手術指導交流會

 

「很少有一行,可以獲得這樣的快樂!」 個性實事求是的戴醫師,只是想幫病人快速解決問題,沒想到病友們都會記在心頭,即使不需要再回診、總會有像老友般的病人習慣寄張卡片問候醫師,讓他更加領悟到醫者是一份要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良心與責任的工作。

 

 

診間故事︱ 塑膠袋中的小禮物

「打開來?我眼眶就轉著眼淚了…」有一位經濟上不甚寬裕的年輕媽媽,她總是帶兩個小孩來找我,治療幾次後小孩的問題就解決了,那天是最後一次幫孩子們看診,媽媽突然遞給我一個紅白的塑膠袋,裡面的東西用報紙包了一層又一層,當下忙碌只順手將它擺在一旁,直到傍晚下班才有空打開它。

 

「我永遠記得那一幕, 報紙包著兩包乖乖…」 我立刻知道是孩子們唯一的點心,家長因為太想感謝醫師,慎重把僅有的點心讓給我,禮輕情意重卻富含著深刻心意,即使是年輕時的事,到現在想起來仍就會很感動,不斷提醒著自己當醫生的職責。

1
 

「耳鼻喉科不是一般人認為的專門看感冒,耳鼻喉科手術有很巨大,也有很精細的,一個手術3-5小時很常見!」 醫學中心的耳鼻喉科跟一般診所的印象不同,除了腦、眼睛和牙齒,頸部及以上都是他們的工作範疇,耳鼻喉科是外科、也是內科,涵蓋神經、免疫、及感染等領域。尤其這十年因醫學快速發展,耳鼻喉科走向精緻化,在大醫院能觸及更多有趣、艱深的研究領域,成為博大精深的一個專科。

 

身為鼻科主任的戴醫師聊到這些器官很多都很微小,比方耳蝸只能以顯微鏡才看的到,鼻科也不只是單單指鼻子,有時甚至處理到顱底、眼部周圍,所以大眾也大概很難想像鼻竇疾病的手術,開刀時有時會跟腦部只有一線之隔,甚至必須進入腦部。常找戴醫師的病人,有以下方向:

 

真假鼻炎︱最容易混淆的疾病,跟感冒大不同!

「鼻子不好,流鼻水、鼻塞,不代表就是鼻子過敏!呼吸道有症狀,也常常都不是感冒!」戴醫師強調這是很多病人的迷思,也一直是有病友被錯誤診斷的疾病,稱職的耳鼻喉科醫師會先為你做詳細檢查,有正確診斷後才治療,對於一般大眾最簡單的識別方法就是如果感冒症狀(咳嗽、有痰、鼻涕、打噴嚏、鼻塞等)超過2週,就開始要懷疑是否是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通常是怎樣幫病人檢查?」第一點是了解病人的症狀,第二點是要做詳細的相關器官檢查,以鼻科來說,經常需要以內視鏡來檢查鼻子內部的結構、黏膜狀態,才能獲得一些直接或間接的證據作為診斷依據。對於複雜的案例也須配合抽血、放射線影像等檢查。

1
 

圖說:鼻塞或流鼻涕不一定是真的鼻過敏, 需要進入檢查

 

根據研究報告,過敏性鼻炎( Allergic rhinitis) 盛行率佔全世界10-30%人口,非過敏性鼻炎( Non-allergic rhinitis ) 盛行率約40%人口,兩者都是位於下鼻甲部位的黏膜發炎。但最大的區別特徵是兩者黏膜顏色不一樣,甚至有時必須先用局部藥物消除裡面的腫脹,才能看見深處問題,如粘膜的顏色、狀態及病變。以下整理病友最常見的幾大疑問:

 

■ 病友最常問的鼻炎問題Q&A

 

Q1:請問鼻炎有幾種?

戴醫師: 鼻腔發炎統一叫做鼻炎,分為兩類:「非過敏性鼻炎」 ( Non-allergic rhinitis )和「過敏性鼻炎」( Allergic rhinitis ),需要靠醫師診斷。

 

Q2:鼻炎是天生的嗎?可以被根治嗎?

戴醫師:鼻炎大多是後天形成,就算是跟遺傳體質有密切關係的過敏性鼻炎,也都跟後天環境中的過敏原息息相關,鼻炎跟性別無關,男女比例差不多,雖然有些不會真正的根治!但正確的治療可以讓它不發作,長期沒有症狀!

 

Q3:聽說與環境、氣候有關,易造成「非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鼻炎」?

戴醫師:除了環境外,通常空氣品質不好,如PM2.5、溫差大等也會造成「非過敏性鼻炎」的問題,另外台灣屬於海島型氣候,在潮濕環境下造成塵蹣較多,較容易有「過敏性鼻炎」。

 

Q4:請問醫師如何判斷「非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鼻炎」?

戴醫師:「過敏性鼻炎」是因為生活環境中有過敏原,所以必須找出過敏原的原因很重要,如塵蹣、貓狗毛、蟑螂、黴菌等等都會造成過敏反應,病人癢的程度會很高!!鼻搔癢會很明顯,其他特徵還有流透明水樣的鼻水、鼻塞等。

 

「非過敏性鼻炎」則跟過敏原的接觸無關! 因為環境的刺激,如溫差或氣候變化、空氣的刺激物或汙染物造成鼻子裡面發炎,非過敏性鼻炎跟過敏原兩者是不同疾病,症狀表現也不完全相同,但卻常常被混淆,容易被誤以為過敏性鼻炎。

 

Q5:我有鼻炎,一定要天天吃藥嗎?

戴醫師:不用喔!我不贊成病人天天吃藥,吃藥只是短暫緩解症狀,對於慢性鼻炎來說,口服藥的價值是在快速改善病人不舒服,長期服用並無法真正改善問題,我們會採取更具長久療效的方式來處理病症。

 

 

診間故事︱ 鼻塞小事啦!? 忽視的習慣 帶來大危機

「醫師怎麼辦? 我先生…騎車騎到睡著耶!」 一位年近60的胖老爹被太太拖過來看我的診,太太求助的第一句話就是快被先生嚇死,一問之下才知道老爹騎車時,太太一定得坐在他後面,以防不時先生突然睡著!但他覺得只是鼻塞,小事不用大驚小怪?檢查後卻是呼吸道不通,不只鼻塞,喉嚨也塞住導致長期喉嚨痛。

 

很多這類的病人都是身旁的人要求才就醫,病人普遍沒有病識感,因為與疾病共存一久,適應就當習慣,但這樣對你的健康真的很不好,比方造成腦部或其他器官長期缺氧。後來幫老爹的下鼻甲、鼻中隔開刀後症狀改善很多,不再影響他的生活安全與健康。

 

好鼻師說︱動刀與否,醫師幫你抓關鍵

「對你的健康有妨礙,我才會建議開刀喔!」網路上常見許多鼻友病人的求救文,很多人也來找戴志展醫師諮詢動刀意見,醫師聊到有很多的治療方法,比方是結構異常問題可能需要手術處理;有人是受到環境因素影響才會有症狀,便會建議病友採取非手術的方法,穩定的話就不需要動刀。

 

「醫師!那為何會鼻塞?…」其實任何呼吸通道任何地方都會塞住,只是最常見的原因就是下鼻甲跟鼻中隔阻塞,但也不是鼻中隔有彎曲的人都要開刀,必須要有明顯症狀,比方顯著的鼻塞才會建議開刀。如果過去還沒接受過其他非開刀的方法,也不需要一下子就考慮動刀,可先試試1~3個月的非手術方式(口服藥物、無副作用的鼻噴劑、鼻腔保健等)治療看看。但像專訪前有病友,只是因為黑眼圈很明顯,懶的化妝,遮瑕想要動鼻中隔與下鼻甲的手術,這類非醫療為目的美容手術,其實戴醫師並不鼓勵。

1

 

診間故事︱ 呼吸聲音太大?鼻塞? 會影響婚姻或性格?

「醫師!麻煩幫我開刀…」有一天門診來了很年輕的男病友,一進門就直說自己呼吸困難一定要開刀,起初我詢問他有沒有試過藥物治療,沒效果再考慮…

 

「不行…這刀一定要開!」病人很堅持,問他緣由才知道他新婚不久,太太實在受不了晚上呼吸聲音太大,結婚兩週就鬧著要離婚,是已經嚴重影響到生活的個案,但當事人都是無感的狀態,檢查才發現他鼻腔塞住、也有喉嚨狹窄的問題,同時影響到腦部缺氧。

這時,真的很痛苦的病人或這類特別狀態,我就會先幫他開刀處理。還有一位名校的高一小男生來看診時臉很臭,心不甘情不願被迫來找我,媽媽一邊訴苦小孩鼻塞的問題,一邊閒談全家都很害怕這孩子發脾氣的狀態。

 

「我們家已經摔壞了四台電視了!」 我很驚訝追問原因,才知道名校生的脾氣非常暴躁,心中認為這孩子一定有不對勁之處,開始詢問病情跟做檢查後發現,他不只是鼻腔塞住、呼吸也出問題,只好靠嘴巴呼吸,但扁桃腺又很肥大,常常有打呼、停止呼吸的狀態,我直接建議媽媽他一定得動刀。開刀一個月後回診時,媽媽很開心跟我表示小孩現在好像一頭小綿羊!脾氣變好了! 缺氧也會導致腦部受損,可能造成腦部的傷害,個性大變、甚至嚴重的不可逆狀態下,還可能造成退化問題、容易老人失智等等狀態。其實很多病人的高血壓一直無法有效控制下來,很多都跟呼吸道阻塞產生的心肺負擔增加有關。

 

 

鼻腔世界︱鼻竇藏在哪?鼻竇炎跟鼻炎不同位置

「正常人每天本來就會倒流2公升的鼻涕喔!」鼻腔裡有鼻竇,竇就是指凹洞,比方去金門參觀防空洞時,走進中空的隧道旁邊還有一些小房間,這就是竇;鼻腔是一個大空間,周邊有不同的鼻竇都跟鼻腔相通,所以鼻竇就是鼻腔往四周延伸的部分,它們的表面有粘膜會分泌黏液,鼻黏液就是俗稱的鼻涕,黏液為了滋潤呼吸道,它會24小時不斷產生,分泌出來的黏液會往後到喉嚨去,就是所謂的鼻涕倒流,其實,正常的鼻涕倒流我們並不會不舒服,但當黏液生產過多或黏液變黏稠時,人才會產生不舒服、鼻涕倒流、想咳嗽受的感受。
1

「鼻竇炎跟鼻炎是不同的位置在發炎!」 所以鼻竇炎(sinusitis)跟鼻炎是兩個不同的疾病,通常鼻竇炎比較嚴重,鼻炎因為位於鼻腔,前後通風比較不容易繁殖病菌,但鼻竇是單向開放的空間,容易有細菌或黴菌的感染,造成黃綠色的鼻涕和濃稠感,就是病人常說的鼻涕勾勾,因此它的症狀也會更多樣化,除了膿黃鼻涕或痰、咳嗽、鼻塞甚至會有口臭、嗅覺異常、臉頰悶脹以及疼痛感等等症狀。

處於後疫情時代,許多病友往往不敢來就醫,當你的鼻炎擺久了除了會鼻塞外,演變成慢性時,後續就不容易再靠非手術方式來治療,面臨需要開刀的抉擇;鼻竇炎若不積極處理它,拖了一陣子才想就醫,這個麻煩的疾病可能只剩開刀的選項,當急性鼻竇炎變成慢性鼻竇炎後,開刀機率也會隨之提高,所以感冒通常兩週就會好,萬一症狀沒改善,建議還是要來找醫師檢查喔!

 

 

最容易與感冒混淆的2種疾病

症狀

感冒

過敏性鼻炎

鼻竇炎

清鼻涕

+++

鼻塞

+++

++

打噴嚏

+++

+/-

黃膿鼻涕

+/-

+++

鼻涕倒流

+/-

+++

眼睛癢

++

+/-

黑眼圈

++

+/-

發燒

++

頭痛

++

+/-

四肢肌肉痠痛

++

臉部腫脹

+/-

+/-

++

時間長度

通常小於2週

數週至數年

急性:1個月

亞急性:1-3個月

慢性:超過3個月

(圖說:本表由施亮鈞醫師、 戴志展主任 提供)

 

 

直心直言︱只站在你健康角度的態度

「唉喲!那是我的習慣啦。」有些病友事前功課做的很足夠,住院前,連醫師每天早上六點半查房的行程都知道,戴醫師大笑說不分颱風天或假日就會一早去查房,只是驚訝這個網路時代,病友們看診前會在網路上先交流過,有時開刀的注意事項他們都先網路溫習過醫師的習慣。

 

對於他工作的原則,當你願意來找他治療,就應該對病人有一份責任感,無論只是開一顆藥、或做一項建議,都要是真正能幫助到病友健康的事,戴醫師才會幫病友執行。對病友健康沒有助益的事,戴醫師不會做。除了心態上嚴格對自己的他,長年能維持專業上的活力,無論再忙碌,一週至少運動兩天,不管是上健身房還是跑跑步、游場泳,難怪有時繁忙一天得開20-30台刀的他,總能提供病人最佳的醫療品質。

 

好奇詢問戴醫師面對不同的職場角色跟壓力時,只跟我講一個秘訣就是快樂真的很重要! 當你以負責、謹慎的態度面對病人,病友回饋你就得到肯定,自然就開心,這樣獲得了熱情再戰下一場、不易感覺疲累,成為我們眼中的開心醫師!

1

戴志展醫師 醫師小檔案

︱鼻科 主任、耳鼻喉科 主治醫師︱中國醫藥大學 醫學系、醫管系 副教授︱

︱專科醫師考試委員︱台灣鼻科醫學會秘書長︱專長  01.鼻部微創手術 (鼻竇炎、鼻炎) 02.鼻塞及鼻中隔手術 03.過敏性鼻炎治療、急性或慢性鼻竇炎治療 04.聲帶喉部顯微手術 05.上呼吸道阻塞手術 (打鼾及睡眠呼吸中止手術含扁桃腺切除手術)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