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鳴兼聽力減退 恐腦中長瘤

耳鳴兼聽力減退 恐腦中長瘤

李昀澔 2014/11/27 22:42 點閱 4835 次
醫師表示,若有耳鳴、耳悶合併單側聽力明顯減退的狀況,要小心「聽神經瘤」壓迫大腦神經細胞。(photo by openclipart.org)

醫師表示,若有耳鳴、耳悶合併單側聽力明顯減退的狀況,要小心「聽神經瘤」壓迫大腦神經細胞。(photo by openclipart.org)

【台灣醒報記者李昀澔台北報導】若有莫名耳脹、耳悶、耳鳴及聽力減退,要小心「聽神經瘤」上身。中國附醫耳鼻喉科主任戴志展指出,若僅是單純耳鳴或脹痛,罹患聽神經瘤可能性不高,但若青、壯年人出現單側聽力明顯衰退的狀況,務必進一步接受檢查。北市聯醫仁愛院區耳鼻喉科主任李國熙表示,聽神經瘤本身雖為良性,但若放任不管,除影響聽力外,恐造成顏面麻痺,甚至壓迫腦幹,影響呼吸、心跳等重要生理功能。

【部分肇因遺傳】
耳鼻喉科醫師余育霖指出,罹患聽神經瘤最常見的症狀為聽力減退及耳鳴,患者有時會感到耳道「悶悶的」或發脹,部分患者會出現頭痛、眩暈、步態不穩等狀況。李國熙表示,過去研究顯示,聽神經瘤發生率僅約數萬至10萬分之1,但仁愛院區近期就遇到3名因聽力衰退或耳朵疼痛就醫的患者。他強調,患者症狀常因人而異,有些人僅略感耳悶,有些是突發性耳聾,也有人聽力減退持續半年才來就醫。

李國熙解釋,神經細胞外層會包裹「鞘細胞」,負責協助神經傳導,若包裹聽神經的鞘細胞莫名長出腫瘤,壓迫到聽神經,就會造成聽力受損或耳道不適。李國熙分析,少數聽神經瘤患者是肇因於基因遺傳,這類患者不只2側聽神經鞘細胞都會長瘤,全身其他部位長瘤機率也較高。但多數患者都只有單側長瘤,有些是因為兒童或青少年時期罹患頭頸部癌症而接受放射治療,成年後聽神經才長出腫瘤,其他則是病因不明。

【多採手術治療】
「聽神經瘤多為良性,且變化極慢,部分患者只要長期追蹤即可。」戴志展指出,聽神經瘤患者需接受何種治療,主要視腫瘤生長的部位及大小而定。李國熙說,聽神經瘤除壓迫聽神經外,若日漸「坐大」,也可能壓迫其他神經,損及大腦功能。較常見的情形是壓迫顏面神經,造成顏面麻痺甚至癱瘓,過去也有患者腦幹受到壓迫,影響呼吸、心跳中樞運作,恐危及生命。

余育霖表示,聽神經瘤可透過聽力學檢查、聽性腦幹反應測試、腦部核磁共振造影等技術診斷,已可發現大小約0.4公分的腫瘤,並及早展開追蹤或治療。李國熙透露,目前聽神經瘤相關藥物仍在實驗階段,手術仍為主要治療方式,若能在腫瘤體積還小時處理,復發比例極低,部分不適合接受手術者,則可採放射治療抑制腫瘤繼續生長。他強調,聽神經受損幾乎不可逆,因此手術並無法使聽力復原,僅能及早避免惡化。

The do’s and don’ts of nasal spray usage 鼻塞不能亂 噴藥收縮劑別連用逾

The do’s and don’ts of nasal spray usage 鼻塞不能亂 噴藥 收縮劑別連用逾

Mon, Mar 31, 2014 – Page 11

A 57-year-old woman surnamed Yang had been troubled by allergic rhinitis since childhood. After recently taking antihistamines, her nose was still congested, so she went to a pharmacy and bought a nasal spray that included vasoconstrictors. She says that although her stuffy nose initially got better, the congestion eventually returned and got worse after one or two weeks of using the nasal spray. When she finally went to see a doctor, Yang was already experiencing rebound nasal congestion. Doctors say that you should only use nasal sprays containing vasoconstrictors for up to 10 days and that most people are unaware of the restrictions regarding the use of such sprays, which can lead to more serious problems.

Taiwan Otolaryngological Society president and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Hospital 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 professor Fang Sheen-yie says that allergic rhinitis is typically accompanied by annoying symptoms, such as sneezing, nasal congestions, runny nose and discomfort of the eyes. Other complications, including sinusitis, sleep disorders and asthma, can also occur. The current methods for treating allergic rhinitis include taking antihistamines, intranasal vasoconstrictors and steroid nasal sprays.

Tai Chih-jaan, director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s Department of Otolarngology, says that antihistamines taken orally work fast but the effect does not last long. Most of the nasal sprays sold over-the-counter at pharmacies are intranasal vasoconstrictors, Tai says. Although they temporarily alleviate nasal congestion, he says that using them for an extended period of time might create dependence and damage the hyperplasia of mucous membrane epithelium, further exacerbating one’s nasal congestion.

Doctors say that when treating allergic rhinitis it is best to start out taking antihistamines and eventually switch to steroid nasal sprays to allow your nasal allergies to remain stable. Steroid nasal sprays usually do not start having an effect for two to four weeks. Many people are suspicious about steroids, but the dose is actually quite small and only affects the nasal mucous membranes. It will not cause any full-body symptoms, doctors say.

(Liberty Times, Translated by Kyle Jeffcoat)
五十七歲的楊女士,自小就受過敏性鼻炎的困擾,日前她在吃抗組織胺治療後仍覺得鼻塞,於是
自行到藥房購買含血管收縮劑的鼻噴劑使用,她說,開始用的時候,鼻塞問題的確改善不少,於 是連續使用一兩週,發現鼻塞反而更加惡化,就醫時已有「反彈性鼻塞」的問題;醫師提醒,含血管收縮劑的鼻噴劑最多只能用十天,但多數⺠民眾不清楚使用限制,結果反而造成更嚴重的問題。

台灣鼻科醫學會理事長、成大醫院⽿耳鼻喉部教授方深毅表示,過敏性鼻炎常出現如打噴嚏、鼻
塞、流鼻水及眼睛不適等惱人症狀,還可能併發鼻竇炎、睡眠障礙及氣喘等問題,目前過敏性鼻 炎治療方式包含口服抗組織胺、鼻黏膜血管收縮劑及類固醇鼻噴劑等。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部主任戴志展表示,口服抗組織胺作用效果快,但治療效果並不持久,而坊間藥局鼻噴劑多屬於鼻黏膜血管收縮劑,雖可暫時緩解鼻塞,但長期使用下來,可能會產生依賴性及黏膜上皮破壞增生,鼻塞的情形將更加嚴重。
醫師指出,治療過敏性鼻炎,一開始服用口服抗組織胺,之後最好使⽤用含類固醇的鼻噴劑,讓鼻子過敏的狀況維持穩定,由於含類固醇的鼻噴劑在使用二至四週後效果才會顯現出來,加上不少民眾對類固醇有疑慮,事實上,其劑量很小且僅作用在鼻黏膜,並不會引起全身症狀。
(自由時報記者魏怡嘉)

2014年台灣鼻科醫學會成立媒體採訪資料

2014年台灣鼻科醫學會成立媒體採訪資料

2014年3月24日 Upaper P7 健康

2014年3月24日 中華日報 B2 醫藥資訊

2014年3月24日 台灣新生報 P1 今日焦點

2014年3月24日 蘋果日報 A22 生活

2014年3月24日 蘋果日報 E8 健康醫療

2014年3月23日 民眾日報 P20 醫藥衛生

2014年3月23日 中華日報 B2 醫藥資訊

2014年3月23日 台灣新生報 P1 今日焦點

2014年3月22日 中華日報 B2 醫藥資訊

過敏性鼻炎 3迷思

過敏性鼻炎 3迷思
抗拒類固醇 以為吃藥吃益生菌會好
2014年03月24日

怎麼噴的、吃的都沒效?(設計對白)
時序進入春天,也是過敏性鼻炎發作的高峰期,臺灣鼻科醫學會理事長暨成大醫院耳鼻喉部教授方深毅醫師昨(23)日指出,國內約有1/4的人受過敏性鼻炎困擾,不少患者以為使用類固醇鼻噴劑不安全,而抗拒使用,或是愛自行去藥房購買標榜不含類固醇的鼻噴劑,甚至有患者以為光吃藥或益生菌保健品,就可根治過敏性鼻炎,均是常見的3大迷思。當心濫用坊間鼻噴劑,長時間易導致鼻腔黏膜血管失去彈性、腫脹,形成藥物性鼻炎,屆時恐怕只有開刀一途。報導╱林明佳、王璐華 攝影╱施偉平 部份圖片╱資料照片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戴志展表示,過敏性鼻炎患者主要有整天流鼻水、打噴嚏、鼻癢、鼻塞等,常合併眼睛和喉嚨癢、眼袋黑等,影響晚上睡眠及白天精神甚鉅。許多患者愛自行購買非類固醇鼻噴劑,其主要含鼻黏膜血管收縮劑,優點是一噴就能很快緩解鼻塞症狀,缺點是長期使用會使血管失去彈性、持續擴張,到最後只有開刀切薄或雷射汽化下鼻甲一途,提醒勿連續使用。想有效控制,治療上還是應以類固醇鼻噴劑為主、抗組織胺口服藥為輔,搭配日常減少塵螨等過敏原,幫助減少復發機會。

【3迷思?】1.抗拒類固醇治療
錯誤 一聽到類固醇鼻噴劑就排斥,認為會產生月亮臉等副作用。
正確 戴志展醫師表示,類固醇鼻噴劑主要作用是在鼻腔黏膜,進入血液其實非常微量,因此,不像口服或注射會引起月亮臉、水牛肩、生長遲緩等副作用,一般人使用很安全,但孕婦、2歲以下幼兒不宜用。提醒當過敏性鼻炎發作,還是應就醫,通常醫師會先開立口服抗組織胺加黏膜血管收縮劑藥物,約吃1~2周,幫助鼻腔黏膜消腫、緩解鼻塞等症狀,搭配噴類固醇鼻噴劑,每天噴1~2次,通常需至少持續噴半年,就可讓過敏性鼻炎獲得很好控制。

2.信益生菌可改善
錯誤 以為服用益生菌保健品可調整體質,或是改善呼吸道過敏。
正確 戴志展醫師表示,目前並無醫學證實益生菌能有效改善呼吸道過敏,提醒患者勿過度迷信,還是應該尋求正規醫療治療,方深毅醫師建議,日常可減少環境中的過敏原如塵螨,像利用除濕機將室內濕度控制在50~60%,寢具約2周清洗1次,減少使用布製品如地毯等,皆有助減少發作。另外,有些人以為光吃藥就好,也是常見錯誤,治療上還是應以噴為主、吃為輔,才能獲得最好治療效果。

3.自行購買鼻噴劑
錯誤 過敏性鼻炎發作時,自行去藥局購買不含類固醇的鼻噴劑使用。
正確 戴志展醫師指出,一般坊間可買到的鼻噴劑多屬鼻黏膜血管收縮劑,由於可使血管快速收縮,因此消除鼻塞的效果很好且快速,不過長期使用易使鼻腔黏膜出現反彈,出現藥物性鼻炎,屆時會像吸毒一樣,愈噴愈重,但效果卻每況愈下,最後不得不開刀,呼籲使用前應先諮詢過醫師、在醫師指示下使用,且別連續使用超過5天,1天噴的次數限制在2~3次內。

臺灣鼻科醫學會
理事長暨成大醫院
耳鼻喉部教授
方深毅醫師
【醫師說】
日常均衡飲食、運動,以及維持規律作息,也有助提升身體抵抗力,減少過敏性鼻炎發作的機會。

中國醫藥大學
附設醫院
耳鼻科醫師
戴志展
【醫師說】
類固醇鼻噴劑對於一般人來說都很安全,不過,有少數患者使用後,會有鼻黏膜破皮、出現血絲的副作用,可跟醫師討論後先暫停使用,通常一停藥後就可改善。

舌根懸吊支架微創手術是針對舌根肥大最新的微創治療方式

戴志展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耳鼻喉部

2014/03/13 經濟日報

【台北訊】舌根懸吊支架微創手術是針對舌根肥大最新的微創治療方式,主要是治療病人因舌根後墜或舌根肥厚阻塞呼吸道造成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手術是將舌根往前固定,避免睡眠中因肌肉張力減弱而導致舌根塌陷阻塞呼吸道。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戴志展醫師表示,舌根懸吊支架微創手術的優點是手術時間短(約1至2小時)、傷口小、出血量少、術後疼痛度低、傷口復原快、不會改變顏面外觀。

舌根懸吊支架微創手術的風險是需要全身麻醉,要住院2至4天,可能有術後頸部傷口感染、舌根水腫、暫時性吞嚥及構音障礙問題。病患不能有「保證根除」的想法,要接受復發可能性。如術後有下巴傷口或舌根部位腫脹疼痛、或呼吸困難症狀要立即就醫。

如患者有明顯的打呼或睡眠呼吸中止症,應請耳鼻喉科醫師、胸腔科醫師、或睡眠專科醫師評估嚴重程度,之後再請耳鼻科醫師評估手術效益,通常耳鼻喉科醫師會先以反射鏡或鼻咽內視鏡來檢查造成呼吸道阻塞的狀況,再決定適當的手術部位與方式。

有中、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多數先採用正壓呼吸器,但是能長期適應的約5成,當無法適應正壓呼吸器的患者則需要手術改善。亞東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黃琮瑋表示,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可能阻塞部位包括:鼻塞、顎咽空間狹窄、扁桃腺肥大、舌根肥大、下咽喉部阻塞等,有5成以上患者為多重阻塞。

以舌根肥大為例,舌根在睡眠時會往後塌陷而阻塞呼吸道,治療方式包括:舌根切除術,惟風險較高、傷口較大也較疼痛、癒合不易;舌頦肌前置術,從下巴骨切開將舌根往前拉出,但時間一久肌肉容易鬆弛,效果較不持久;舌根懸吊手術,在國外已採用10年,在國內約3年左右,此種手術的優點是不必切除舌根,只需在下巴處開約1.5公分傷口,植入懸吊式支架,手術後1星期內可復原,且支架不會因時間久了效果遞減。另外,如果阻塞部位是在下咽部,則可進行舌根懸吊支架合併舌骨懸吊支架手術。

曾有位近50歲台商,每小時呼吸中止次數達90多次,有次喝酒應酬導致呼吸道阻塞,差點無法清醒過來。根據黃醫師臨床統計,舌根肥大患者,BMI值在30以下,呼吸中止次數每小時50次以下,採用舌根懸吊手術的改善率約6至8成。(劉靜君)

甲狀腺突眼

文/圖 耳鼻喉部 主治醫師 黃得韻 / 一般耳鼻喉科 主任 戴志展

 

甲狀腺突眼最新治療-內視鏡手術

“醫生,我的甲狀腺疾病已經很多年了,現在眼睛都凸凸的,怎麼辦?而且我常常都被同事誤認為說我用不禮貌的眼神在「瞪」他們,我的客戶也常常因為這樣都流失了。”這是甲狀腺突眼症病人心裡想說的話。甲狀腺突眼症不只是影響了病人的外觀,更是影響了個人工作及社交活動。

 

為什麼甲狀腺疾病會造成突眼的表現?

由於一連串的免疫內分泌反應,甲狀腺疾病本身會產生自體抗體去對抗體內組織。這其實是一種免疫內分泌失調的疾病,身體的自體抗體會誤認為本身自己的甲狀腺及眼睛是外來的東西,進而一直攻擊甲狀腺及眼睛組織。此現象會表現在甲狀腺及眼球位置,因而使眼球脂肪及眼球肌肉發炎及增生,這複雜的免疫內分泌反應使眼球脂肪及眼球肌肉發炎增生後,在眼睛外觀就會表現出突眼的現象。

 

甲狀腺突眼症症狀

甲狀腺突眼症容易發生在於30至50歲的女性病人,但是男性病人如果發生的話,會有較嚴重的表現。甲狀腺突眼症除了會有外觀的影響之外,還會有可能造成視力模糊、眼睛異物感、畏光、流淚、複視、疼痛不適、眼皮凹陷、眼球周圍組織腫脹、斜視等等其他症狀,病人並不一定同時會有以上所有的症狀,多是呈現部分症狀來表現。甲狀腺突眼症的病人一開始可能並不會有太多不適的症狀,但是如果沒有接受適當的治療,最後可能會產生嚴重的併發症如眼球活動受到限制、眼瞼炎、視力喪失等等。

 

甲狀腺突眼症的治療

內科治療

甲狀腺突眼症在初期急性期時適合以內科治療,包括眼睛潤滑劑、藥物控制甲狀腺功能、口服或注射類固醇等方式。

 

外科手術治療

當甲狀腺突眼症進入慢性期(亦稱甲狀腺功能穩定期)時,適合以外科手術治療,第一階段可以以一般傳統突眼症眼窩減壓術手術或新近的內視鏡突眼症眼窩減壓手術來處理。較嚴重的病人可能還需接受第二階段的斜視矯正手術,甚至第三階段的眼瞼矯正手術。

 

我適合做內視鏡甲狀腺突眼症眼窩減壓手術嗎?

甲狀腺突眼症病人在甲狀腺功能穩定時期,需同時由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耳鼻喉專科醫師及眼專科醫師來共同評估是否適合接受內視鏡甲狀腺突眼症眼窩減壓手術治療。這一些評估項目包括甲狀腺功能評估、鼻腔鼻竇解剖及功能評估、眼睛功能評估等。

甲狀腺突眼內視鏡眼窩減壓手術最早在美國是1990年由Kennedy耳鼻喉科教授開始執行,臨床運用到現在已經有20餘年的時間,近幾年此內視鏡手術有快速發展的趨勢,並逐漸趨於成熟。內視鏡甲狀腺突眼症眼窩減壓手術與現今常常在做的功能性鼻竇內視鏡手術其實是經同一個路徑進行,都是經由鼻腔進入到鼻竇空間,眼睛位於鼻竇外側,內視鏡甲狀腺突眼症眼窩減壓手術就是讓眼窩內肥大的脂肪肌肉組織借位到鼻竇腔,創造一個更大的空間,以減少眼窩的壓力來改善突眼症現象。使用目前最熱門的鼻竇立體定位導航手術系統,更能夠提高此手術的成功率並降低手術風險。與傳統突眼症眼窩減壓手術比較,內視鏡甲狀腺突眼症眼窩減壓手術最大的優點就是顏面外部沒有任何傷口,此內視鏡手術傷口都是在鼻腔鼻竇內部,手術後病人在顏面不會留有任何疤痕。

 

內視鏡突眼症眼窩減壓手術注意事項

內視鏡甲狀腺突眼症眼窩減壓手術目前由耳鼻喉專科醫師實施,此手術與功能性鼻竇炎內視鏡手術一樣,需在全身麻醉下實施,手術後鼻部會適度填塞止血棉條,一般住院天數約為4天3夜。接受內視鏡甲狀腺突眼症眼窩減壓手術的病人手術後兩週內不宜搬重物,也不建議吃補品如當歸、人參、雞精等,激烈運動或泡熱水都必須等傷口癒合後再進行,以減少對手術傷口癒合的影響,如果傷口癒合不良嚴重時,可能會有鼻部大量出血的狀況發生;手術後病人仍然需在耳鼻喉科、新陳代謝內分泌科及眼科門診定期追蹤治療。

為什麼我會常常流鼻血

文 耳鼻喉部 主治醫師 黃得韻/ 一般耳鼻喉科 主任 戴志展/ 部主任 蔡銘修

 

為什麼我會常常流鼻血?

 

時序進入初秋,您的小寶貝是否常在半夜莫名其妙流鼻血呢?或是學校老師打電話來說您的小孩在學校又流鼻血了?在氣候逐漸進入了秋冬之際,天氣開始變得又乾又冷,由於天氣的變化,很多人的生活作息及飲食習慣也跟著改變,麻辣火鍋店的生意變得越來越好,大賣場的暖爐也越來越暢銷,您是否也在天氣轉涼時吃起了麻辣火鍋?或是晚上暖爐變成了您的最愛?在這同時,您或您的家人是否有常常流鼻血的困擾?

 

很多人的人生中一定有流鼻血的經驗,到底我為什麼會流鼻血?流鼻血有關係嗎?我要怎麼做?

 

流鼻血原因

鼻黏膜脆弱

流鼻血最常見的原因為鼻部的黏膜脆弱加上鼻部微血管擴張。孩童及老人是流鼻血好發的兩大族群,秋冬氣候乾燥,鼻部黏膜也比較乾燥。如果鼻黏膜比較乾燥的情況下,又常常吃刺激性食物(例如麻辣火鍋)或使用暖爐,就會使得鼻部黏膜微血管擴張而容易流鼻血。這種情形下的流鼻血大多是位於鼻中隔前部的鼻黏膜脆弱所造成,鼻血會比較是鮮血且從鼻孔滴下,有時候鼻血會自行止住。

 

鼻中隔彎曲

鼻中隔是鼻腔主要的骨架,骨架歪了,醫學上就稱為鼻中隔彎曲。鼻中隔彎曲的原因可能為先天性或後天性。由於鼻中隔彎曲的部位在鼻腔中會突出,突出的鼻中隔容易在揉鼻子、擤鼻涕、或挖鼻孔時受到磨擦,多次的摩擦後,就會造成鼻黏膜較薄而容易受傷出血。過敏性鼻炎小朋友睡覺時,常因塵蟎刺激,半夜會不自覺揉鼻子,幾番磨擦後,經常造成半夜在流鼻血。

 

鼻部撞擊受傷

鼻部由於受到外力撞擊造成鼻部血管破裂,小血管破裂則可能鼻血會自行停止,但是如果因撞擊而造成較大的血管破裂時則有可能會有血流不止的情況,甚至嚴重則造成生命危險。

 

鼻竇炎及鼻息肉

鼻竇炎的常見成因為鼻部發炎引起,長期發炎的組織會使供應的血管變多且擴張,因而容易會有鼻出血的現象。目前醫學資訊顯示,本身有過敏體質的病人其鼻竇炎及鼻息肉的情形可能較其他人嚴重。

 

鼻部腫瘤

鼻部腫瘤包含了良性及惡性腫瘤。腫瘤的形成需要豐富的血管供應,這些供應的血管可能由於外力或內在因素造成血管擴張破裂而出血,腫瘤出血顏色為鮮紅色時,多為鼻前部之腫瘤;腫瘤出血為暗紅或褐色時,則多為鼻後部或鼻咽之腫瘤出血,若有家族腫瘤疾病的人,更是要特別注意鼻部出血是否因為鼻部腫瘤引起。

 

內科凝血功能疾病

內科疾病如肝臟疾病、洗腎、血液疾病等都會影響身體的血液凝結。如果您本身有這些內科疾病,要控制流鼻血就要先控制內科疾病,這些病人常常在控制好內科疾病後就不會有流鼻血的困擾了。

 

流鼻血了要怎麼做?

一般民眾常常會認為流鼻血時要將頭往後仰然後捏住鼻根,其實這是不正確的作法。流鼻血時如果將頭往後仰,雖然鼻血沒有從鼻孔流出,但卻會往後流入喉嚨再進入食道及胃部,甚至嗆入氣管,當胃部堆積大量鼻血時,就會產生噁心嘔吐的狀況,產生更大的傷害,此時嘔吐物通常是深色凝結的血塊。

 

流鼻血後,初步正確的姿勢應該是要將頭微微前傾,再用食指與拇指按壓鼻子前面兩側的鼻翼軟骨,歷時十分鐘,若壓住還在流血,則稍微上下調整一下壓的位置,這是因為鼻前部是鼻部最常流血的地方。如果您已經在家裡嘗試了以上述初步止鼻血方式後,鼻血仍然不停地流出,這時建議您盡快尋找耳鼻喉科專科醫師檢查處理。耳鼻喉科進一步的止鼻血方法包括局部藥物治療、鼻填塞、鼻雷射手術、鼻中隔彎曲矯正手術、鼻竇內視鏡手術等針對鼻部疾病問題做最適當的處理。

 

 

 

 

 

 

 

 

 

圖片來源:

http://drhiba.blogspot.tw/2012/09/nose-bleeding.html

臨床個人簡歷

個人簡歷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部教授級主治醫師兼鼻科主任姓名 戴志展

性別 男性

語言 國語、台語、英語

臨床專長與服務
1.鼻部微創手術(含鼻竇內視鏡手術每月15例,成功率90%以上;下鼻甲微創縮小手術每月25例,成功率98%以上)
2.鼻中隔手術(每月20例,成功率95%以上)
3.急性或慢性鼻竇炎治療(每月120例以上)
4.過敏性鼻炎治療(每月150例以上)
5.聲帶喉部顯微手術(每月8例以上,成功率95%)
6.打鼾及睡眠呼吸中止手術(每月10例,成功率90%以上)
7.扁桃腺切除手術 (每月6例,成功率98%以上)
8.中耳手術 (每月4例,成功率90%以上)
學歷及其他證明資格 日期(民國)
1.中國醫藥大學 醫學士 72-78
2.美國哈佛大學 醫療政策碩士 79~81
3.中國醫藥大學 部定副教授 95~
經歷 日期(民國)
1.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住院醫師 81~82
2.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部住院醫師 82~86
3.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 86~迄今
4.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部一般耳鼻喉科主任 89~迄今
5.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暨醫管所副教授 93~迄今
6.中國醫藥大學醫管所所長 93-96
得獎紀錄 日期
1.台中市優良醫師 87
2.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優良醫師 86
3.天下雜誌百大良醫 98
臨床訓練 日期 (民國)
1.香港中文大學進階鼻竇手術訓練 86
2.美國喬治亞耳科中心(Georgia Ear Institute)臨床訓練 88
3.美國加州豪斯研究中心(House Research Institute)臨床訓練 89
4.新加坡國立大學附設醫院臨床訓練 90
5.美國賓州大學鼻科臨床訓練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