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鼻炎的認識與處理

戴志展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耳鼻喉部

一、過敏性鼻炎的成因與盛行率

過敏性鼻炎是由某些過敏原所引起鼻腔黏膜發炎的症狀。當過敏原進入具有過敏體質的人體內後會誘發IgE抗體的產生,此抗體與肥大細胞結合後若再碰上相同過敏原,則將導致肥大細胞內多種發炎物質(如組織胺、白三烯素)的釋放。此外,其他發炎細胞(主要是嗜伊紅性白血球)亦會聚集於鼻腔黏膜,造成鼻子持續性的發炎。除了過敏原外,其他環境因素如:油炸高熱量食物、刺激性的化學物質、二手煙、污染的空氣、病毒感染等皆被證實直接或間接與過敏性鼻炎有關。遺傳,在疾病的生成亦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流行病學調查指出,目前台灣地區過敏性鼻炎的盛行率高達20-30%,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二、過敏性鼻炎的分類

在台灣,以全年性過敏性鼻炎為主要的形式。全年性過敏性鼻炎有持續的症狀,對終年存在的過敏原有過敏反應,主要的過敏原來自室內環境,其中以塵螨最重要,其次是家中寵物如貓毛、狗毛及其分泌物(如唾液)、皮革、黴菌(尤其是黴菌的孢子)、蟑螂等等。

目前為了歸納設計出過敏性鼻炎治療的指引,新的疾病分級則根據疾病持續的時間,分為 “間歇性” 或 “持續性”,另外根據症狀與對生活品質影響的嚴重度,可分為 “輕度” 或是 “中–重度”。

三、過敏性鼻炎的症狀及身體表徵為何?

過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狀有1.流清鼻涕,2.陣發性打噴涕,3.鼻塞,4.鼻子、上腭、喉嚨、耳朵癢等症狀。鼻涕倒流會使喉嚨癢,常發出清喉嚨的聲音及咳嗽。過敏性鼻炎常常伴隨過敏性結膜炎而造成結膜及眼瞼癢、眼睛紅腫、流淚及畏光。小朋友也因為鼻塞而用口呼吸,久而久之會造成喉嚨發炎。

而身體表徵方面,常見到鼻黏膜蒼白腫脹並有水狀分泌物,鼻黏膜腫脹會阻礙血流使眼瞼下靜脈血鬱滯,造成黑眼圈。眼結膜充血水腫,眼瞼也可能腫脹。長期揉或皺鼻子會使鼻樑及人中有皮膚橫向皺褶。

四、過敏性鼻炎的診斷

(1)典型的鼻炎症狀,且經常於晚上、清晨症狀加劇。
(2)常常併有其他過敏症狀,如:氣喘、異位性皮膚炎。
(3)鼻分泌物抹片可看到許多嗜伊紅性白血球,但有些非過敏性鼻炎及氣喘病也有相同情形。
(4)症狀發作期,血中可出現嗜伊紅性白血球增加的現象。
(5)過敏原皮膚試驗。
(6)血清免疫球蛋白E指數測定(即所謂的過敏指數)。
(7)特定過敏原免疫球蛋白E測定(如CAP,MAST)。

五、過敏性鼻炎的治療

(1) 抗組織胺:H1 antihistamines 是全球醫療界使用最普遍的其中一類藥物,使用經驗超過五十年,用於治療過敏性疾病,例如過敏性鼻結膜炎(allergic rhinoconjunctivitis)、蕁麻疹(urticaria)等。這些藥品的療效非常類似,但是在個別化學結構、臨床藥理與潛在副作用方面,卻有明顯的差異。

第一代的抗組織胺自1950來即被開始使用於治療過敏及感冒症狀,雖其藥效明顯,但因其較短效,患者一天終須多次服用,且其對受體的選擇性低,易影響H1以外的受體,而引起另患者困擾的口乾,尿液滯留等副作用,且有較高比例會通過腦血管障壁(blood brain barrier),與位於中樞神經系統的H1受體結合,引發鎮靜及嗜睡現象,易影響患者開車及操作重型機械的能力及正常作息。 隨著藥物研發的進展及純化技術的精進,如今,H1 antihistamine已可被更廣泛的運用於各種病人族群(例如小孩、老人、肝腎功能不全者),並且能呈現更理想的藥效(有更多的H1 antihistamine能與其他藥品同時服用),這些成果來自於比較性的藥理研究資訊相當豐富完整,包括以探討吸收、分布、代謝、排除與隨時間而變化的藥品血中濃度為主的藥品動力學研究(pharmacokinetic studies),以及分析作用部位藥品效應與藥品濃度之間關係的藥品動態學研究 (pharmacodynamic studies)。

自1980年開始有第二代的長效型抗組織胺後,其多為一天一次或兩次的服用方式,可增加患者服用的方便性與順從性,這些第二代H1 antihistamine對H1受體的選擇性增加,較不會影響到其它易引起不必要副作用的受體,提高了用藥安全性,同時也較不會通過腦血管障壁而引起嗜睡,多數學者稱之為第二代抗組織胺(second-generation antihistamines),或是鎮靜作用相對較弱的抗組織胺(relatively nonsedating medications)。 而2000年後推出的新一代組織胺(new generation antihistamines),更精化了這方面的效能。

第一代短效的抗組織胺副作用較明顯,如注意力不集中、想睡,因此除了在急性期使用之外,一般建議使用第二代及新一代長效的抗組織胺。第二代長效的抗組織胺如Zyrtec(學名Zyrtecetirizine)、 Clarityne (學名 loratadine)、 Allegra (學名fexofenadine) 及新一代的抗組織胺Xyzal(學名levocetirizine)等。

過敏性鼻炎之診斷
(病史+皮膚試驗或血清特異性IgE)

避免過敏原
間歇性症狀
持續性症狀
輕度 中度/重度 輕度 中度/重度
‧口服H1型抗組織胺
‧可適量合用鼻去充血噴劑
‧H1型抗組織胺鼻噴劑

‧口服H1型抗組織胺
‧可適量合用鼻去充血噴劑
‧H1型抗組織胺鼻噴劑
‧可輔以類固醇鼻噴劑或肥大細胞抑制劑

性期給予口服H1型抗組織胺及適量鼻去充血噴劑 ,急性期後持續使用類固醇鼻噴劑

若為持續性鼻炎
2至4週後重新評估
2至4週後重新評估
‧如果症狀未改善,則予以升階治療
‧如果症狀改善,持續現階治療一個月
症狀改善 症狀未改善
持續使用類固醇噴劑治治療三個月,之後降階治療 重新評估診斷、用藥順從性、感染、或結構異常

加抗膽鹼藥物
鼻噴劑劑量

加鼻去充血噴劑或短期口服類固醇
(鼻塞)
抗生素
(黃鼻涕)
未改善
加H1型抗組織胺
(鼻癢/打噴嚏)
外科 處置
增加類固醇鼻噴劑劑量  
如果有結膜炎,加用→.口服H1型抗組織胺.chromone點眼劑
.H1型抗組織胺點眼劑.(或使用生理食鹽水)
以上治療無效則考慮特異性減敏治療

七、結論

雖然過敏性鼻炎不是一個致命的疾病,但是高盛行率及反覆發作或是慢性長期的症狀,不僅造成併發症的產生,影響日常生活及工作。同時,亦造成社會國家極大的醫療負擔。如何預防及控制過敏性鼻炎是課不容緩的工作,除了遵循醫師指示使用藥物外,更重要的是必須持續改善環境、避免接觸過敏原與非過敏原性刺激物質、清淡飲食,並保持適度的運動,方能達到遠離過敏性鼻炎的目標。

回應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