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鼾與睡眠呼吸中止

打鼾與睡眠呼吸中止

 

打鼾在每個人周遭都會發生,一般人不會特別在意,但是,如果因為嚴重的睡眠呼吸中止造成性格變的暴躁、或是騎摩托車都會騎到會睡著的程度,那就要趕緊去醫院做詳細的檢查與治療,千萬不要諱疾忌醫。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部科主任戴志展醫師表示,曾有位高中男生由媽媽帶著來就醫,他的BMI(身體質量指數)正常,但是有睡眠呼吸中止的問題,不僅學習受到影響,脾氣也非常暴躁,與家人吵架就會摔電視或電腦,經過手術治療後,每小時呼吸中止次數從原本39.2的重度降到2.6的正常範圍,整個人完全變了個樣,情緒也趨於穩定、溫和。

 

另一個案例是一位年近70的老農夫,他的BMI(身體質量指數)接近29,屬於過度肥胖類型,他有高血壓,每小時呼吸中止次數45,有重度呼吸中止,不僅嚴重打鼾、白天嗜睡、整天疲倦、呼吸困難,甚至在騎摩托車的時候都會睡著,太太要一直搖他,以避免發生車禍意外。患者經由舌根懸吊術治療後,每小時呼吸中止次數從45降到15,屬於輕、中度,不僅睡眠品質大幅提升,午睡時間縮短,因為睡眠呼吸中止造成的腦部缺氧問題也明顯改善。

 

戴志展醫師說,根據美國睡眠醫學會的標準,每小時呼吸中止次數低於5為正常範圍,5至15為輕度,15至30為中度,30以上為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症狀,除了大家熟知的嗜睡、打鼾、會影響心血管疾病、導致猝死外,也會造成大腦退化、記憶力衰退;腎臟疾病、排水功能異常、頻尿、夜尿、臟器積水等循環系統問題;降低免疫力和代謝;糖尿病、血糖代謝異常等問題。

 

因為舌根肥大造成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不少,戴志展醫師說,採用舌根懸吊術可以治療患者因舌根後墜或舌根肥厚阻塞呼吸道的問題,手術是將舌根往前固定,避免睡眠中因為肌肉張力減弱導致舌根塌陷而阻塞氣道,在慎選適合的案例下,手術成功率在90%以上。

 

如患者有明顯的打呼或睡眠呼吸中止症,他建議請耳鼻喉科醫師、胸腔科醫師或睡眠專科醫師評估嚴重程度,之後再請耳鼻科醫師評估手術效益,通常耳鼻喉科醫師會先以反射鏡或鼻咽內視鏡來檢查造成呼吸道阻塞的狀況,再決定適當的手術部位與方式,以達到最好的手術效果。

爆脾氣、白天嗜睡 腦部缺氧快就醫

爆脾氣、白天嗜睡 腦部缺氧快就醫

2017-03-23 17:02 經濟日報 劉靜君打鼾在每個人周遭都會發生,一般人不會特別在意,但是,如果因為嚴重的睡眠呼吸中止造成性格變的暴躁、或是騎摩托車都會騎到會睡著的程度,那就要趕緊去醫院做詳細的檢查與治療,千萬不要諱疾忌醫。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部科主任戴志展醫師。 戴志展醫師/提供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部科主任戴志展醫師。 戴志展醫師/提供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部科主任戴志展醫師表示,曾有位高中男生由媽媽帶著來就醫,他的BMI(身體質量指數)正常,但是有睡眠呼吸中止的問題,不僅學習受到影響,脾氣也非常暴躁,與家人吵架就會摔電視或電腦,經過手術治療後,每小時呼吸中止次數從原本39.2的重度降到2.6的正常範圍,整個人完全變了個樣,情緒也趨於穩定、溫和。

 

另一個案例是一位年近70的老農夫,他的BMI(身體質量指數)接近29,屬於過度肥胖類型,他有高血壓,每小時呼吸中止次數45,屬於重度呼吸中止,不僅嚴重打鼾、白天嗜睡、整天疲倦、呼吸困難,甚至在騎摩托車的時候都會睡著,太太要一直搖他,以避免發生車禍意外。患者經由舌根懸吊術治療後,每小時呼吸中止次數從45降到15,屬於輕、中度,不僅睡眠品質大幅提升,午睡時間縮短,因為睡眠呼吸中止造成的腦部缺氧問題也明顯改善。

 

戴志展醫師說,根據美國睡眠醫學會的標準,每小時呼吸中止次數低於5為正常範圍,5至15為輕度,15至30為中度,30以上為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症狀,除了大家熟知的嗜睡、打鼾、會影響心血管疾病、導致猝死外,也會造成大腦退化、記憶力衰退;腎臟疾病、排水功能異常、頻尿、夜尿、臟器積水等循環系統問題;降低免疫力和代謝;糖尿病、血糖代謝異常等問題。

 

因為舌根肥大造成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不少,戴志展醫師說,採用舌根懸吊術可以治療患者因舌根後墜或舌根肥厚阻塞呼吸道的問題,手術是將舌根往前固定,避免睡眠中因為肌肉張力減弱導致舌根塌陷而阻塞氣道,在慎選適合的案例下,手術成功率在90%以上。

 

如患者有明顯的打鼾或睡眠呼吸中止症,他建議請耳鼻喉科醫師、胸腔科醫師或睡眠專科醫師評估嚴重程度,之後再請耳鼻科醫師評估手術效益,通常耳鼻喉科醫師會先以反射鏡或鼻咽內視鏡來檢查造成呼吸道阻塞的狀況,再決定適當的手術部位與方式,以達到最好的手術效果。

耳屎不用挖 這些動作把它震出來

即時/最新/20170119 【動畫片】耳屎不用挖 這些動作把它震出來

(更新內容)
常有人說自己的耳垢偏乾、偏濕,什麼樣的情況會造成耳垢有乾濕之分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戴志展表示,耳垢本來就是濕潤的分泌物,但依個人體質不同,大部分的人耳垢分泌出來後,就會自然乾燥,形成乾的耳垢,而有些人會分泌較多的耳垢,造成耳垢還沒乾燥就流出來,形成濕的耳垢,基本上都是正常的現象,但如果有耳垢突然增多,或是流出組織液、血,可能是耳道有發炎症狀,最好就醫檢查。前陣子有報導指出,耳屎其實不用特別去挖,自然就會慢慢掉出來,尤其是在洗澡的時候,但也有些人因為沒清耳屎,造成耳道塞住,究竟耳屎需不需要自己清潔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戴志展表示,我們在講話、吞嚥,嘴巴動的時候,就會動到耳朵,耳道就會震動,當中的耳屎就會慢慢的被震出來,所以平時不太需要去挖耳朵。
那麼耳屎,也就是耳垢是怎麼產生的呢?耳道中的耵聹腺是產生耳垢的腺體,產生耳垢主要是用來保護耳道皮膚避免刺激,所以耳垢可是用來保護耳道的分泌物!戴志展醫師表示,如果過度刺激耳道,像是每天挖耳朵,反而會讓分泌物更多,另外每個人體質不同,有些人的分泌物較多,久了容易堵住耳道,也有人耳道狹窄彎曲,使分泌物形成的耳垢掉不出來,若有以上這種特別的情形,才需請耳鼻喉科醫師協助清理。但如果還是想清潔耳朵的話,戴志展醫師說正確的清耳垢方式,可用乾淨小號棉花棒輕輕地把在耳道內的多餘耳垢撥出來,次數也不用太頻繁,約一周1~2次即可,市面上常見的掏耳棒可能會讓耳道受傷,或是過度刺激耳道,讓耳朵有發炎的可能,應盡量避免。(張家瑋/台北報導)

 

耳朵小洞洞 小心發炎化膿找上你

耳朵小洞洞 小心發炎化膿找上你

有些人耳朵上會有一個小洞,也就是「耳前廔管」,有不少長輩會說這是聰明孔,有這個小洞的孩子就會特別聰明,但其實這是胚胎發育時,耳朵發育不完全造成的畸形!
中國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戴志展表示,擁有耳前廔管的人,內部形狀也不同,有部分人像隧道、像樹枝分支出去,也有如袋子一般,如果耳前廔管沒有保持乾淨,很容易就會發炎、化膿,但不一定每個擁有耳前廔管的人都會有發炎的情況,有些人一輩子都不會發作,而如果耳前廔管有發炎症狀,會先用抗生素治療,待症狀緩解後,就可考慮動手術切除,戴志展醫師說:「一般看到有廔管的病人,就會建議趁沒有發炎時切除廔管,這樣切除會較乾淨」因廔管就像不定時炸彈,它什麼時候會發炎都不知道。
平時切勿擠壓廔管,容易造成廔管受傷發炎,只要保持清潔,以一般的清潔方式,如擦拭、洗臉等,不用像挖耳朵一樣去挖它,不讓污垢、油脂堵住廔管即可。(張家瑋/綜合報導)

胃食道逆流

【記者黃士儀/台中報導】

 

「戴醫師,我的喉嚨老是覺得有異物感,麻煩幫我檢查一下,真怕長了不好的東西。」

的確,這類問題經常在耳鼻喉科門診可以發現。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部戴志展醫師指出,從臨床經驗發現,門診中大約至少十分之一的病人主述「喉嚨有異物感」,特別是年紀稍長的成年人。其中,大部分是聲帶的問題或是鼻涕倒流引起,而有些則是因為消化道問題引起,也就是因為胃酸逆流所導致的「咽喉逆流」。

他表示,要從耳鼻喉科檢查確認患者喉嚨異物感是否與胃食道逆流有關,的確不太容易,因為要從下咽部或喉部來確認是與腸胃道有關係並不容易,這也是長期以來困擾耳鼻喉科醫師的問題。

戴志展醫師說,臨床經驗經常面臨病人主述喉嚨有異物感,但是檢查後卻看不出病人有明顯異常,許多醫師可能就判斷是因為鼻涕倒流所引起,所以許多被診斷為鼻涕倒流的咽喉異物感病人可能真正的病因是腸胃道的問題。

病況嚴重的病人,透過檢查可以看到病灶,例如下咽部喉部或食道出口會呈現發炎、水腫、或是肉芽腫,這些都可能是因為胃酸逆流造成的問題。但是,多數病人並沒有明顯病灶,使得臨床醫師不易做出診斷。

戴志展醫師指出,臨床經驗發現,由於胃酸逆流到下咽部,並非全都是以疼痛為表現,反而是喉嚨有異物感占了最多。

他強調,其實胃酸對於咽部與喉部的影響,相較於胃與食道是不同的,因為後者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潰瘍,但是咽喉並非完全以潰瘍呈現,而是以水腫或肉芽腫做表現。

因此,對於無法從耳鼻喉科檢查發現明顯問題者,需要透過腸胃科醫師的協助,經由胃鏡檢查來進一步加以確認,並且針對病人胃部或食道問題加以治療,才是完整的治療。

戴志展醫師表示,一旦確診是胃酸逆流引起的下咽部不適症狀,可以藉由「降低胃酸」與「保護食道黏膜」兩個機制來著手。

他說,如果選擇以藥物降低胃酸分泌的方式,可以使用像是PPI類制酸劑減少胃酸的分泌,或是藉由飲食控制,避免接觸刺激性食物,如: 辛辣類、甜食、巧克力、咖啡等。

此外,也可以藉由調整生活作息,減少胃酸逆流引起的不適感。戴志展醫師表示,建議病人避免吃宵夜,進食後兩小時內不要躺平,這些都是減少胃酸逆流對於咽喉與食道造成刺激的方法。

戴志展醫師強調,臨床上發現有部分病人擔心使用制酸劑降低胃酸分泌,反而會造成其它影響,因此,對於使用制酸劑較有顧忌。

他說,如果病人有這方面的疑慮,或許可以考慮使用「藻膠酸」這種用來形成消化道保護膜的藥物。

至於藻膠酸的作用機轉為何? 戴志展醫師表示,這種藥物進入胃部中,與胃酸混合後就會形成泡沫狀,漂浮在胃部上方與食道交接口,如同形成一道物理屏障,減少胃酸與胃內容物往上衝,並且在消化道形成保護黏膜,降低胃酸逆流造成的

不適感。

他強調,在沒有這種黏膜保護劑之前,不讓胃酸逆流上來的方法就是透過手術,將括約肌過於鬆弛的問題以手術加以改善。現在有了這種藥物,適用病症不是太嚴重的病人,可以部份取代以往手術才能避免胃酸往上逆流的方法,並且提病人者一項改善胃酸逆流的治療選擇。

【案例分享】

一位50多歲男性因為反覆發生喉嚨不舒服、沙啞。一問之下,才知道患者在其它醫院接受過幾次手術,處理掉喉部的肉芽腫,但是往往術後兩、三個月又發作,其間接受多次手術,但效果都不理想。

轉往中國附醫接受檢查,戴志展醫師發現該位病患下咽部有兩個肉芽腫,明顯是因為長期分泌太多胃酸,以至於胃酸逆流到下咽部,才會造成喉部的肉芽腫問題。

他強調,對於這類病人,手術治療的效果並不理想,手術也並非最理想做法,唯有針對胃酸的問題著手,才是最根本的做法。

我有『鼻息肉』!

文/耳鼻喉部 主治醫師 施亮均‧鼻科主任 戴志展

 

 

案例一

陳小姐: 黃醫師,我的鼻息肉很困擾我,我每天都會鼻塞很難過。

黃醫師: 請問您使否會有流黃鼻涕的情形?

陳小姐: 我不會有黃鼻涕,但是就是鼻塞很困擾。

(經鼻窺鏡檢查發現雙側下鼻甲黏膜肥厚,並沒有發現透明樣的腫塊)

黃醫師: 陳小姐,您的鼻塞其實是與雙側下鼻甲黏膜肥厚有關,並不是鼻息肉造成的……

 

案例二

周小姐: 黃醫師,我的鼻息肉很困擾我,我每天都會鼻塞很難過。

黃醫師: 請問您使否會有流黃鼻涕的情形?

周小姐: 對阿,我每天都會有黃鼻涕,醫師您怎麼會知道?

(經鼻窺鏡檢查發現鼻腔內有透明樣的腫塊伴有黏稠黃鼻涕)

黃醫師: 周小姐,您的鼻塞的確與鼻竇肉有關

 

以上是2例常常在門診可以聽到的對話。「鼻息肉」是很人很常用的名詞,但是這其實也是很多人很容易誤解的名詞。到底什麼是「鼻息肉」? 「鼻息肉」會有什麼症狀? 「鼻息肉」如何診斷? 「鼻息肉」需要治療嗎?

 

什麼是「鼻息肉」?

「鼻息肉」是一種透明樣質地軟的腫塊,有點像透明的果凍一樣,這通常是良性的腫塊,與長期組織黏膜發炎水腫、過敏、感染、神經失調、新陳代謝等問題有關。有時候鼻息肉會充血,顏色也會轉為赤紅帶血絲。鼻息肉較常見的位置在鼻腔中鼻道及上鼻道。

常見對「鼻息肉」不正確的了解

臨床上,有些醫師常將下鼻甲誤稱為鼻息肉,造成病人對鼻息肉與下鼻甲的混淆,鼻息肉大多與鼻竇有關,民眾常常會把下鼻甲肥厚、肥厚性鼻炎誤認為是鼻息肉,也有民眾認為鼻塞就是有鼻息肉,其實這些都是對鼻息肉不正確的了解。

「鼻息肉」會有什麼症狀?

鼻息肉常常與鼻竇炎有關,常見的症狀包括黃鼻涕、鼻涕倒流、鼻塞、嗅覺退化、鼻部悶塞感或腫漲感等。這些症狀通常是雙側,如果是單側症狀特別是單側鼻塞則要考慮是否有腫瘤的可能性。鼻息肉引起的鼻塞通常是持續性的,如果您的鼻塞並非持續性,則可能並非鼻息肉引起,而是其他的原因,持續性鼻塞常見的原因可能是下鼻甲肥厚或鼻中隔彎曲。

「鼻息肉」如何診斷?

「鼻息肉」是一個醫學名詞,需要醫師的專業診斷。耳鼻喉科醫師需要進行病史詢問、理學檢查包括鼻窺鏡檢查,需要時還可能要實施鼻內視鏡檢查。鼻窺鏡檢查或鼻內視鏡檢查會發現鼻腔透明光滑有彈性、邊緣規則之腫塊。鼻息肉的初步臨床診斷主要以鼻窺鏡或鼻內視鏡為主,影像學檢查包含x光檢查或電腦斷層掃描檢查其實對鼻息肉的診斷幫忙不大。電腦斷層掃描檢查主要用在手術前評估鼻息肉的大小與範圍。鼻息肉的組織學診斷則是依據病理化驗報告的結果。

「鼻息肉」需要治療嗎?

臨床上把鼻息肉分成單純的鼻息肉與鼻竇炎併發鼻息肉兩種,這兩種鼻息肉有不同的治療原則。

 

單純的鼻息肉

單純沒有其他併發症的鼻息肉,一般可以先用藥物治療,主要是用類固醇鼻噴劑或口服類固醇來治療,當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時,則改以手術治療。

 

鼻竇炎併發鼻息肉

鼻竇炎併發的鼻息肉則要按照鼻竇炎的治療原則去做根本性的治療。急性鼻竇炎以藥物治療為主,藥物治療包括抗生素及類固醇鼻噴劑,慢性鼻竇炎若藥物治療反應不佳時,則要考慮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的適應症包括:慢性鼻竇炎藥物治療無效、嚴重鼻息肉、鼻竇炎合併眼或顱底併發症。

 

鼻竇炎鼻息肉手術

以下介紹鼻竇炎鼻息肉的手術種類,不同的疾病型態會採用不同的手術方式來處理。

 

傳統開方式鼻竇切開手術

早期為開放式 Caldwell-Luc 手術,此手術的精神是要移除所有上頜竇的內襯黏膜,並在下鼻道或中鼻道建立一個與鼻腔交流的對流孔。此手術缺點為病人必須承受較大的手術引起之組織傷害,以及對正常鼻竇黏膜不必要的破壞,手術後疼痛及傷口腫脹較為明顯,此類手術20餘年來已經被鼻竇內視鏡手術所取代。

 

鼻竇內視鏡手術

20餘年來鼻竇內視鏡手術已經成為鼻竇手術的主流,這種手術的優點包括:手術傷口經由鼻孔進入,不須在口頰部劃開切口、手術後疼痛明顯降低、及幾乎很少有臉部傷口腫脹之併發症。鼻竇內視鏡手術可以處理幾乎所有鼻竇的病灶:包含上頷竇、額竇、篩竇及蝶竇。

 

 

鼻竇內視鏡微創旋轉刀手術

鼻竇內視鏡微創旋轉刀手術是鼻竇內視鏡手術的進階手術,傳統鼻竇內視鏡手術是使用一般內視鏡手術器械做病灶之切割,而鼻竇內視鏡微創旋轉刀手術則是利用不同角度、高速反覆旋轉的電動刀具精準地切割息肉,切割同時可以吸入滲出的組織血液及同時清除鼻息肉,像是微型吸塵器一樣吸除病灶組織。鼻竇內視鏡微創旋轉刀手術可以縮短手術時間、減少流血量、減少傳統刀器械對於黏膜的拉扯、提高手術視野清晰程度,進而降低手術後的併發症。此手術可以保留大部分正常的鼻黏膜,降低術後疼痛及加速恢復時間。

 

鼻竇內視鏡立體導航手術

鼻竇內視鏡立體導航手術是使用最新的醫學技術,結合手術器械與手術前拍攝的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影像,如同汽車導航設備,可以協助醫師精準定位手術解剖位置及病灶位置,避免傷害到鼻竇周邊重要的神經、血管或器官,可以縮小手術傷口及降低手術併發症,提高手術成功率,提升病人手術安全。此導航手術可以結合微創旋轉刀手術一併進行。

過敏性鼻炎切勿濫用鼻噴劑

文/耳鼻喉部 主治醫師 施亮均‧鼻科主任 戴志展

 

一名男子因患有過敏性鼻炎,自行到藥房購買去充血鼻噴劑(或稱鼻黏膜血管收縮劑),長期使用下來,鼻塞症狀反而更為嚴重,趕緊來門診求助。

醫師詳細診視後說:「你長期使用去充血鼻噴劑,造成鼻腔黏膜發炎腫脹,逐漸產生反彈現象,使得鼻腔更為阻塞,這稱為藥物性鼻炎。」

「蝦米?藥物性鼻炎!明明一開始使用時很有效啊?現在怎麼辦啦?」

醫師安撫憂心忡忡的他,並告訴他治療過敏性鼻炎的正確方法。

 

過敏性鼻炎也與環境及遺傳有關

過敏性鼻炎指的是接觸到特定過敏原而引起的鼻黏膜發炎現象。當過敏原接觸到過敏體質病人的鼻黏膜時,會與肥大細胞表面的免疫球蛋白E (IgE)結合,促使肥大細胞釋放出多種發炎物質如組織胺、血清胺等,引發噴嚏、鼻水、鼻塞、鼻癢等症狀。

除了過敏原之外,其他環境因素如刺激性的化學物質、二手菸、污染的空氣、病毒感染、油炸高熱量食物等,都被證實直接或間接與過敏性鼻炎有關。過敏性鼻炎有相當高的遺傳性,當雙親之一患有過敏性鼻炎,子女有30%的機率罹患;若雙親都有過敏性鼻炎,子女有高達50%的機率得到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的分類及常見過敏原

過去習慣上將過敏性鼻炎分為季節型與常年型兩類,季節型過敏性鼻炎又稱室外型過敏性鼻炎,主要是因為戶外花草樹木的孢子或種子所造成;常年型過敏性鼻炎又稱室內型過敏性鼻炎,常見的過敏原有塵蟎、黴菌、蟑螂或貓狗的皮屑。

近年來,世界衛生組織將過敏性鼻炎區分為間歇性與持續性,這兩大類又可各自區分為輕度與重度。間歇性過敏性鼻炎是指1週出現症狀的時間在4天以內,且持續不超過4週;若1週有4天以上發作,且持續超過4週,即屬持續性的過敏性鼻炎。

除了以時間長短進行分類外,還可依照症狀嚴重度來區分,若日常生活不會受到鼻炎症狀影響,屬於輕度;但若噴嚏、鼻水、鼻塞、鼻癢等症狀,已經嚴重到影響白天的活動與夜晚的作息,則歸屬重度的過敏性鼻炎。

在臺灣,主要的過敏原來自室內環境,以塵蟎最為常見,其次是家中寵物如貓狗皮屑、皮革、黴菌孢子及蟑螂等等。

 

過敏性鼻炎與感冒、鼻竇炎的差異

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狀包括清澈水狀鼻涕、陣發性噴嚏、鼻塞、鼻子及眼睛癢等。鼻涕若倒流會刺激喉嚨產生乾癢的感覺,常發出清喉嚨的聲音及慢性咳嗽。病人也常伴隨過敏性結膜炎而造成結膜及眼瞼發癢、眼睛紅腫、流淚、畏光,有些小孩還會併發中耳積水。病人也常因鼻塞而張口呼吸,容易導致喉嚨發炎。病童如果從小就習慣張口呼吸,可能造成臉型發育異常。

過敏性鼻炎的理學檢查,常見鼻黏膜蒼白腫脹並有水狀分泌物,鼻黏膜腫脹會阻礙血流使眼瞼下靜脈血鬱滯,下眼瞼因而顯得淤黑;長期揉或皺鼻子,則會使鼻樑附近的皮膚出現橫向皺褶。

感冒

過敏性鼻炎常被誤以為是感冒,感冒是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除了可能會打噴嚏、流鼻水、鼻塞,還可能出現發燒、頭痛、身體痠痛、喉嚨痛、咳嗽、倦怠、活動力變差等症狀。感冒的理學檢查,常見喉嚨紅腫,鼻黏膜也偏紅。

鼻竇炎

鼻竇炎是指鼻竇受到細菌或黴菌感染所產生的疾病,會出現黃綠色濃鼻涕、兩頰或前額脹痛、黃鼻涕倒流、咳嗽等症狀,不同於過敏性鼻炎的清澈水狀鼻涕。

 

如何診斷過敏性鼻炎?

典型的過敏性鼻炎症狀如下:

‧症狀常於晚上或接觸到過敏原時加劇。

‧可能會合併氣喘、異位性皮膚炎等過敏疾病。

‧鼻分泌物抹片可能會看到許多嗜伊紅性白血球。

‧症狀發作期,血中可出現嗜伊紅性白血球增加的現象。

‧過敏原皮膚搔抓試驗。

‧血清全免疫球蛋白E指數測定(即所謂的過敏指數)。

‧特定過敏原免疫球蛋白E測定(如:CAP、MAST)。

 

遠離過敏原是基本原則

過敏性鼻炎基本的治療原則是先找出引發疾病的特定過敏原,並有效避免接觸過敏原。病人的居住環境應勤於清理,不要鋪地毯、擺布沙發,也盡量不使用布窗簾,移除填充絨毛玩具;若對狗毛或貓毛過敏者,應避免飼養寵物或將之飼養於戶外。另外,非特異性的刺激物(如:香水、香菸、芳香劑或除臭劑)雖不是致病原,也要避免接觸,以免加重鼻炎症狀。

 

過敏性鼻炎的常用藥物

抗組織胺

長久以來,抗組織胺一直是治療過敏性鼻炎最被廣泛使用的藥物,自1980年開始,不易產生嗜睡副作用的第二代長效型抗組織胺問世後,其1天1次或2次的服用方式,增加了病人服用藥物的方便性與順從性。第二代H1抗組織胺對H1受體的選擇性增加,比較不會影響到其他易引起副作用的受體,提高了用藥安全性,同時也比較不會通過腦血管障壁而導致嗜睡。

類固醇鼻腔鼻噴劑

類固醇鼻腔鼻噴劑或鼻用懸液劑,是目前治療過敏性鼻炎的首選藥物,長期使用是相當安全的,目前只有孕婦或2歲以下幼兒尚未被美國食品藥物局核准使用。很多人聽到「類固醇」就排斥或害怕,認為會產生月亮臉及水牛肩等副作用,事實上,類固醇鼻噴劑主要作用在鼻腔黏膜,會進入身體血液循環的藥物非常微量,因此不像口服或注射劑型若長期使用才可能會導致上述副作用,患者大可放心。

通常類固醇鼻噴劑持續使用3-6個月,就可將過敏性鼻炎控制得很好,並且有效減少復發。少部分病人可能會有局部鼻黏膜乾燥及出血的現象,但一般在停藥後即可改善。

坊間藥局可買到的鼻噴劑多屬鼻黏膜血管收縮劑,由於可使鼻黏膜血管快速收縮,所以能很快消除鼻塞。不過長期使用此類藥物有潛在風險,鼻腔黏膜在藥物持續刺激下會發炎而引發反彈性腫脹,亦即藥物性鼻炎,屆時會像吸毒一樣,愈噴愈重,但效果卻每下愈況,最後不得不開刀治療。

在此提醒民眾使用鼻噴劑之前應先諮詢醫師,在醫師指示下使用,且禁止連續使用超過5天,1天噴的次數限制在2-3次以內。

 

減敏治療與手術治療

症狀嚴重且經適當的藥物治療及環境控制仍未改善的病人,可考慮施行減敏治療,但是減敏治療的療程常需3-5年,且有潛在引發下呼吸道嚴重過敏反應甚或休克死亡的風險,必須在醫師嚴密監控下才可進行治療。

病人若是合併有鼻息肉或鼻道結構異常(如:鼻中隔彎曲、慢性肥厚性下鼻甲、腺樣體肥大),且對藥物治療反應不良者,可輔以手術治療鼻道阻塞問題,使症狀改善。

 

醫師的叮嚀:

雖然過敏性鼻炎不至於危害性命,但影響生活品質甚鉅,若未能正確診斷及治療,常會造成病情日趨嚴重及引起併發症。

民眾如果老是打噴嚏、流鼻水、鼻塞、鼻癢,千萬不要自行購買成藥使用,應尋求專業的醫師協助,正確診斷後再採取適當的治療方式。

更重要的是,病人一定要謹慎地避免接觸過敏原、清淡飲食、調整生活作息及適度運動,方能遠離過敏性鼻炎。

老是打噴嚏流鼻水我有過敏性鼻炎嗎?

文/耳鼻喉部鼻科 主治醫師 黃得韻、耳鼻喉部鼻科 主任  戴志展

「醫生,我鼻子會過敏,好難受喔!』門診病人常常很煩惱的說,但是經過檢查,其中一部分自認有過敏性鼻炎的患者「純屬誤會」,他們的症狀與過敏無關。那麼到底什麼是過敏性鼻炎呢?

鼻炎是鼻腔上皮的發炎,至少要有兩個以上的下列症狀,包括打噴嚏、鼻子癢、流鼻水或鼻塞。鼻炎又可分為過敏性鼻炎及非過敏性鼻炎,肇因於過敏原的鼻炎稱之為過敏性鼻炎,若非過敏原所造成的鼻炎則稱之為非過敏性鼻炎。過敏性鼻炎是一種必須要有過敏原刺激才會引發的過敏反應,通常是在接觸過敏原之後的幾分鐘內發作,症狀可能會持續幾個小時,患者的血清中可以測得因過敏原所造成的免疫球蛋白E抗原(IgE)。

好發年齡

80%的過敏性鼻炎病人好發於20歲以前。如果父母雙方都有過敏病史,則小孩得到過敏性鼻炎的年齡更會提前。在過敏性鼻炎病人當中,20%於2-3歲間出現過敏症狀,40%於6歲出現過敏症狀,30%於青少年及成年期出現過敏症狀。(非過敏性鼻炎的好發年齡多在成年之後。)

危險因子

有過敏體質的病人,容易發生過敏性鼻炎。過敏性鼻炎在開發中及已開發國家、高社會經濟階層族群、空氣污染區域、家族史族群、春天出生的嬰兒及第一胎嬰兒,有較高的盛行率。若母親在懷孕期間抽菸或常暴露於高過敏原的環境,也會增加小孩得到過敏性鼻炎的機率。(非過敏性鼻炎的發生則與環境、工作及接觸物質較有關係。)

主要症狀

過敏性鼻炎是一種複雜的慢性發炎性疾病,其症狀有鼻塞、鼻子癢、打噴嚏、流清澈鼻涕等主要特徵。嚴重的過敏性鼻炎病人還會伴隨眼睛、耳朵、咽喉等處的症狀,這些症狀可能是間斷性或持續性出現。

臉部表徵

嚴重的過敏性鼻炎患者會有下眼瞼變黑的現象,看起來很沒精神,甚至讓人誤以為是整晚沒睡覺。下眼瞼變黑與長期的慢性鼻部黏膜充血有關,也與過敏性鼻炎的持續時間及嚴重度成正比,患者常常揉眼睛而使得微血管受傷瘀血,也是可能的原因之一。此外,病人經常揉鼻子的結果,容易造成鼻部有皺摺痕跡,由於鼻塞影響呼吸,病人常會張口呼吸。

診斷方式

過敏性鼻炎的診斷主要是根據臨床症狀,至少要有打噴嚏或鼻子癢、流鼻水、鼻塞其中兩個或以上的症狀,另外可以藉由過敏原檢驗來輔助診斷。

治療策略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過敏性鼻炎治療方式是採取階梯式的治療,亦即以避免接觸過敏原加上藥物治療為原則,若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無效,再考慮進一步的免疫治療或輔以手術治療。

‧避免接觸過敏原

臺灣常見的過敏原中以塵蟎最為普遍,其他過敏原還有蟑螂、黴菌、貓狗皮屑、植物(樹、花、草)的種子花粉等,少數病人會因食物造成過敏性鼻炎,如螃蟹或蝦子。患者如果可以避開以上過敏原,發病率會大為降低。

‧藥物治療

治療過敏性鼻炎的主要藥物包括口服抗組織胺及類固醇鼻噴劑等。間歇性的過敏性鼻炎是以口服抗組織胺、鼻內類固醇噴劑為主,持續性的過敏性鼻炎則會考慮加上免疫治療或不同的手術治療。

‧免疫治療

持續性的過敏性鼻炎若使用口服抗組織胺或鼻內類固醇噴劑治療效果不佳或無效,醫師會考慮採取免疫治療。免疫治療又稱為減敏治療,可以分成「皮下免疫治療」及「口服舌下免疫治療」兩種。「皮下免疫治療」是以皮下注射方式,把稀釋的過敏原注射到病人皮下組織;「口服舌下免疫治療」則是口服稀釋的過敏原,把過敏原帶入體內,產生免疫反應,降低日後過敏反應發生的機率。

目前,臺灣比較普遍的過敏性鼻炎免疫治療為皮下免疫治療,此治療的最大風險是少數病人可能會產生嚴重的休克過敏反應。舌下免疫治療由於是以口服的方式,所以目前研究顯示其發生嚴重過敏性休克的風險較低。雖然舌下免疫治療可以免除病人打針的不適,但臺灣仍未上市,期待這項產品能早日嘉惠國內患者。

‧手術治療

過敏性鼻炎的手術治療是輔助療法,並非主要的治療方式,目的在改善鼻塞症狀,只有當病人接受藥物治療後仍然有嚴重的鼻塞而影響日常生活或睡眠時,才會考慮施行。手術治療的方式包括下鼻甲黏膜雷射或電燒手術、下鼻甲微創手術、鼻中隔成型手術、鼻中隔鼻道成型手術等。

如果沒把鼻炎治療好,會怎麼樣?

我們的鼻腔與鼻竇、鼻咽、口咽、下咽、喉部、下呼吸道相連,如果沒有把鼻炎治療好,可能發生相關的併發症或共病症,包括鼻竇炎、鼻竇炎眼併發症、過敏性結膜炎、中耳炎、中耳積水、腺樣體肥大、氣喘及睡眠相關疾病等。鼻炎造成的生活品質下降或學習成長障礙,是病人及家長最大的困擾。

全台45萬人呼吸暫停睡不好 睡覺缺氧恐中風

全台45萬人呼吸暫停睡不好 睡覺缺氧恐中風
2015年03月20日 06:13 報導/邱玉珍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根據台灣睡眠醫學會統計,全台有45萬人每天晚上呼吸暫停睡不好。研究發現,長期呼吸暫停睡不好,身體處在缺氧狀態下,會引發心肌梗塞、中風、痴呆等問題。醫師提醒有此困擾的民眾,趕緊到醫院檢查,以免健康亮紅燈。

睡到一半呼吸暫停,就是醫學上所稱的「睡眠呼吸中止症」,是一種睡眠障礙。林口長庚醫院耳鼻喉科部主任李學禹表示,很多人以為,睡覺時呼吸暫時停止幾秒無關緊要,事實上,睡覺時一直呼吸暫停,會造成身體缺氧引發氣喘、痴呆、失憶、中風、心肌梗塞等疾病。

李學禹強調,根據研究,有4%的中年男性、2%的中年女性患有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但在更年期過後,男性與女性發生的比率相同,推估全台有45萬人,但有很多患者仍未被診斷出來並接受治療。

一般來說,男性、過重(BMI>24)、不正常的顎部構造、鼻阻塞、高血壓患者及有家族遺傳性者,較易發展成阻塞型的睡眠呼吸中止症,而吸菸、嗜酒,長期且大量使用鎮定劑與安眠藥者,更是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的高危險群。

多數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都不知自己睡到一半會呼吸暫停,大都是枕邊人看見患者有睡眠呼吸不順暢狀態,才會到診間尋求醫生診斷。臨床上,就有不少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沒有接受治療,跟朋友喝了酒之後叫不醒,而被送到加護病房急救。

睡不好易心臟衰竭

為何會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李學禹說,成人的睡眠呼吸中止症大致跟老化及基因有關;隨著年齡增加,呼吸道的肌肉控制變差,無法維持年輕時的張力,肌肉過度鬆弛造成呼吸道變窄影響睡眠。

除了年齡外,基因也是導致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些人天生構造就比較差,如懸壅垂、扁桃腺、舌根較一般人大,或軟組織鬆弛、肥胖等也會讓呼吸道空間變小,造成呼吸道阻塞出現睡眠呼吸中止症。

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人,常睡到一半暫時停止呼吸,亞東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黃琮瑋表示,人進入睡眠狀態時,呼吸道扮演守護員角色,所以呼吸道一定要保持暢通,才能提供足夠氧氣給心臟、腦部等器官。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戴志展強調,呼吸道一阻塞就會引發身體缺氧,身體一缺氧大腦會立即啟動維護生命系統的訊號,心臟會努力搏動維持生命,若身體一直處於缺氧狀態,心臟等於一直在過度工作,久而久之就會衰竭。

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人,睡覺就像被人掐著脖子一樣,吸不到氣體時,身體會掙扎努力呼吸,此時交感神經系統也不得閒,一直處於上下起伏,血壓、血糖也會變得極不穩定,很多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都有輕微的睡眠呼吸中止症。

微創手術療效8成

國外有研究顯示,睡眠中如果腦部常缺氧,腦子會愈來愈鈍,記憶力變差、人格特質會從充滿活力逐漸變退縮消極,甚而演變成憂鬱等精神疾病。想要擺脫睡眠呼吸中止症困擾,除了控制體重(BMI值25以下)外,也可以透過微創手術解決,療效可達8成。

黃琮瑋強調,輕度睡眠呼吸中止症用「止鼾支架植入術」,可同時解決打鼾及睡眠呼吸中止症,相較於傳統手術,手術傷口小,且不需住院,門診手術20分鐘就可完成。主要在軟顎部位植入3根可吸收聚合物撐住,猶如人造骨骼般,可減少振動機會,改善打鼾情形。值得注意的是,止鼾支架植入術療效會隨著患者體重增加而遞減。

在較嚴重的睡眠呼吸中止症病患裡,有超過一半的人是因舌根肥大引起,過去患者必須用手術切除舌根,風險高且後遺症多;戴志展說,微創手術發明後,舌根肥大的患者不需再忍受傳統手術,「舌根懸吊微創手術」,手術時間短、傷口小、出血量少,最重要的是不會改變原來的顏面外觀。

最後,醫師提醒民眾,若懷疑自己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最好趕快到醫院尋求耳鼻喉科醫師協助,或是到睡眠中心做進一步的診斷及治療。

Check List 1分鐘測試 你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嗎?

1.有沒有睡到一半突然被嗆到或是喘不過氣來的經驗?或請家人觀察有沒有睡到一半大口喘氣的情形。

2.白天常精神不濟,總覺得睡不飽,起床時常口乾舌燥。

3.肥胖,BMI值超過30,有高血壓病史。

只要有以上任何一種症狀,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機率相當大,最好到醫院做詳細檢查。

資料來源:李學禹醫師、戴志展醫師、黃琮瑋醫師

整理:邱玉珍